近日,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出炉,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5项考古发现入围终评。由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发掘的西藏尼阿木底遗址入围终评。
规模
遗址东西至少长500米 南北分布至少2000米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地球的“第三极”,广袤的地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自然环境对人类特别是古人类的生存、迁徙、交流和繁衍带来严峻的挑战。高寒缺氧、生物资源稀少等不利因素制约着古代人类迁入和开发青藏高原的步伐,人类最早是从什么时候踏上青藏高原的,至今不得而知。
据了解,迄今为止西藏全区有报道的打制石器采集地点大约有95处,其中被学术界倾向于认可属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点共有8处,因为这些采集点的石器标本全部采自地表,缺乏可靠的地层依据,所以年代一直都难以确定。
2013年,中科院双古所和西藏文研所在藏北地区周边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发现了尼阿木底遗址。中科院双古所副研究员张晓凌介绍,尼阿木底遗址位于青藏高原核心区域的藏北高原湖泊区,海拔高达4600米,是一处原地埋藏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遗址面积非常大,东西至少长500米,南北分布至少2000米,地表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分布。
发掘
共出土文物5000余件 明确为旧石器时代遗址
2016年,中科院双古所和西藏文研所联合对尼阿木底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目前共发掘出土文物5000件左右,包括石片、石叶、石片石核和石叶石核,以及包括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和凹缺器在内的各种工具。
张晓凌介绍,发掘工作按照田野考古发掘规程布设1m×1m探方、逐层发掘、全方位提取遗物遗迹的出土信息;同时选择重点探方对其中的堆积进行了水洗和浮选,从中提取出细小的动物碎骨和植物种子,以便进一步在室内开展动物考古学和植物考古学研究。尼阿木底文化面貌独具特色,石叶技术为主要文化特征,棱柱状石叶石核数量较多,勒瓦娄哇预制石核有少量发现。“石叶是比较复杂、独特、规范程度比较高的石制品,它代表了那个时代比较先进的生产力。虽然它们都不是精美的石器,不是特别典型的石叶,但是对于研究遗址的保存状况、埋藏信息都很重要。”张晓凌说,尼阿木底遗址中发现的大部分石叶加工技术主要流行于非洲、欧洲和西亚等地旧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的旧石器技术并不发达,目前内地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分别出现于新疆、宁夏和黑龙江等地。尼阿木底遗址的发现,使得西藏考古首次出现了有绝对年代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也证明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张晓凌说。
意义
填补我区旧石器时代空白 探索人类如何开发极端环境
目前,中科院双古所和西藏文研所对尼阿木底遗址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环境磁学、孢粉、植硅体以及有机碳同位素采样分析。“根据对尼阿木底遗址中出土文物光释光年代数据测定的初步结果显示,尼阿木底遗址的年代至少距今3万年。”张晓凌说。
据了解,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处于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末次冰期间冰阶。MIS 3阶段是人类演化与旧石器文化研究的重要时期,该时期是旧石器遗址发现较为集中的时段,能够提供大量人类行为与适应相关的信息。而尼阿木底古代人类文化遗存的发现,既代表了该时期藏北高原可能处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也反映了更新世晚期古人类对高原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张晓凌说,尼阿木底遗址是青藏高原上首次发现的具有确切地层和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分布面积广、出土文物丰富,既填补了西藏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的空白、建立年代和文化框架,又可以探索人类开发极端环境的过程,窥见其适应、生存能力。同时,对于研究古人类最早于什么时候踏上青藏高原,为什么登上高原等问题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