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網 WWW.CHINANEWS.ORG
她们的诗心照古今:致敬女性文学力量,诗歌传递国际妇女节美好祝福
中华新闻网 2025-03-07 22:04
中国诗歌的传统源远流长,上古时期即出现异彩缤纷的女性诗歌作品。在首部系统梳理我国女性诗人创作史的《中国女性诗歌史》三卷本中,提及的中国女诗人多达500余人,具体深入呈现了60多位女诗人的才情诗文,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跨越2000余年的女性诗歌壮丽画卷。这些杰出的女诗人们以文抒怀,吟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高尚志趣的追求。她们的诗心照耀古今,这些跨越时空的诗篇,恰似一串永不熄灭的文明火种,既照亮着来时的路,更为当代女性提供着精神坐标与力量源泉。
在庆祝第115个国际妇女节的美好时刻,环球网文化频道特邀知名诗歌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娅教授,透过卷帙浩繁的诗歌星河,解读女性笔墨中蕴藏的生命密码,共话诗歌及诗歌创作为女性人生带来的独特意义,致敬中国女性文学的卓越才华与历史贡献;同时也以古往今来的中国女性诗歌作品推荐赏析,向广大女性同胞送上节日里的祝福,传播生活中的诗意之美。
环球网文化频道:中国历史上诞生了多少位女诗人?研读她们的诗作有何特别意义?
孙晓娅:中国古代历史上至少有五千位女诗人。上古时期,女诗人的创造可以与男诗人比肩。魏晋后逐渐减少,明清时期出现中兴,仅仅在这三百年间,就有3918位女诗人,有两千多位出版过诗歌专集。从她们的创作数量和艺术品质看,没有哪个国家的女性可以提供如此恢弘丰硕的创作成果。
在《中国女性诗歌史》三卷本中,我们提及的中国女诗人有500多人,贯通中国2000余年的历史,其中具体深入研究的有60多位女诗人。我个人欣赏的古代、现代的女诗人有蔡文姬、鱼玄机、薛涛、李清照、朱淑真、徐灿、吴藻、吕碧城、沈祖棻、陈衡哲、白薇、林徽因、陈敬容、郑敏等,当代就更多了,在此不一一列举。以诗歌为切入点,可以洞察历代女诗人的精神变迁与文化心态、诗性思维和诗艺生成、教育经历与诗学涵养、审美品位和情感表达、生命书写与诗行间闪烁的灵光碎片。
环球网文化频道:每位女诗人的人生际遇都各不相同,从先秦至当代的女性诗歌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哪些女性力量?
孙晓娅:女性诗歌自发轫就开始不断对自身进行反思与转变。优秀的女诗人能够刷新我们对人的际遇的理解力,尤其是女性处境的理解力。从她们的创作主题里,可以感受到以下五种女性力量。
其一,是对抗之力。对男性中心社会及规训的反抗,对性别压迫的反抗,对不公平命运的抗争,对不幸婚姻及束缚人性的传统礼教的批判。女诗人个体抗争的轨迹是有发展流脉的:从隐约到鲜明,从被动到主动,贯穿着主体性的觉醒、对平等自由的追求,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对命运的抗争。
其二,寄托和表达之力。寄情思于诗词,将个体命运的沉浮,女性经验的体悟洞察,无以诉说的情感诉求寄托于诗词,衍生出女性诗歌的精神谱系。
其三,是去伪存真之力。真淳的性情、真诚的情感,对生命自主的渴望,是历代优秀女性诗歌作品始终追求的,细腻敏感是女性的书写之力,坚韧柔美、热情舒张与善敏感怀是女性性格中迷一样的矛盾张力。
其四,是母爱之力。母爱的包容和神性、个体性与人类性,不分国界,无关乎时代,这正是母爱不朽的力量所在。
其五,是超性别之力。从古至今,不同时代,女诗人的超性别书突破了性别局限,那些彰显智性的超性别的力量有不可抗拒之美。
环球网文化频道:值此节日时刻,您能否从古往今来的女性诗歌中推荐三首作品以飨广大女性读者?
孙晓娅: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推荐给大家三首诗歌——李清照的宋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民国时期女诗人林徽因的早期代表作《笑》,和当代女诗人翟永明极具影响力的一首《女人·独白》。
诗歌赏读·古代篇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易安词向来被视作“婉约之宗”,是因为能够充分体现“词别是一家”的特质,传情写境细腻婉美动人,最是“本色当行”。缪钺先生在《论李易安词》一文中,曾谈到易安词超卓之处主要表现在三点:一“为纯粹之词人”,二“有高超之境界”,三“富创辟之能力”。从体裁特质来看,词本偏于幽约细美之情的抒写,而女子天性敏感柔婉,心思细密曲折,故就文体的角度而言,词“要眇宜修”的特点与女子天性尤为契合。
李清照以女性身份传情写意,自然流利中别具灵秀韵致。经典之作如《一剪梅》中写思妇的离愁极为细腻动人,而又含蓄有致。词中的意象如红藕、玉簟、罗裳、兰舟、锦书、雁阵、月光,给人以精美典雅却清丽自然的审美感受,意象虽多却不觉繁琐堆叠。而“轻解”“独上”的动作描写,充分体现出女性的柔婉天性与孤寂心绪。下片抒发深切的相思情怀,语言浅切清新,传情自然而深婉,既有柔情深意,又不乏灵秀之思,正表现出词人性灵上的敏锐与聪慧。
诗歌赏读 · 近现代篇
林徽因《笑》
笑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旋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忪的髻发,
散乱的挨着她的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笑》在林徽因的早期诗作中具有代表性,陈梦家称它是“难得有的好诗”:这首诗透过一个个纷沓而来的轻灵透明的视觉意象,将女性的美诗性化、可感听化,形象地展示出女诗人迥异于男诗人细腻与柔美的工笔。
通读全诗,林徽因对笑的描画,仿佛拍摄电影的摄像头一样,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拍摄过程,镜头的切换很细微。她对笑的描画从“眼睛”“口唇”写起,笑意温柔了眼神、爬上了嘴角,这样的笑温润而又传神。前面都是外面的描画,最后诗笔转移到心里,丝丝入扣,轻软如同花影,又带着曼妙的甜蜜,“涌进了”那恋人的“心窝”。
林徽因的这首《笑》是动态的,流萤一般闪着光,好似诗人拿着镜头聚焦拍摄,放大放慢了现代女性身上杂糅的神性、诗性、自信的美,读罢如同身临其境,与其面对面——精致生动的五官宛如雕刻出来的一般,每个部分都泛着笑意,这笑不止挂在脸上的每一个角落,更蔓延到了心里。全诗动静结合,文质兼备,风格清新,色彩与声浪、诗歌与绘画全都聚合在笑容上。诗行间对笑的情态和风采的传神刻绘之功,一时无二,尽显诗人独特的构思和描绘力。
诗歌赏读 · 当代篇
翟永明《女人· 独白》
我,一个狂想,充满深渊的魅力
偶然被你诞生。泥土和天空
二者合一,你把我叫作女人
并强化了我的身体
我是软得像水的白色羽毛体
你把我捧在手上,我就容纳这个世界
穿着肉体凡胎,在阳光下
我是如此眩目,是你难以置信
我是最温柔最懂事的女人
看穿一切却愿分担一切
渴望一个冬天,一个巨大的黑夜
以心为界,我想握住你的手
但在你的面前我的姿态就是一种惨败
当你走时,我的痛苦
要把我的心从口中呕出
用爱杀死你,这是谁的禁忌?
太阳为全世界升起!我只为了你
以最仇恨的柔情蜜意贯注你全身
从脚至顶,我有我的方式
一片呼救声,灵魂也能伸出手?
大海作为我的血液就能把我
高举到落日脚下,有谁记得我?
但我所记得的,绝不仅仅是一生
《女人·独白》是翟永明非常重要的一首诗,是女性觉醒的宣言书。全诗通过女性的“自白”张扬了觉醒后的女性意识,以及对女性命运和世界本相的反思。诗人写出了“我”作为一个在女性意识方面觉醒了的女性,对男人以及男人世界的矛盾态度,对美好两性关系的希求与幻灭。作为诗人代言人的“我”,对于两性关系和这个男性世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情感态度:看穿了世界的本质又想勇敢的去承担,但是最终,即使我这样已经觉醒的女性,在“你”(可指具体的男性个体,又可以指男性群体世界)是一种“惨败”。
“我”是一个充满了“狂想”的、有觉醒意识的魅力女性,而“你”则可以理解为男性,“我”是被“你”诞生的,这里不仅仅运用了伊甸园亚当用肋骨创造了夏娃的神话,而且还道明了几千年来女性命运的实质。诗的第二节从身体本身出发觉醒了真正的女性意识,这种觉醒了的女性是成熟的,是在“我”这里看来是“炫目”的,但是在男性看来却是“难以置信”的。由此也道出了当时女性写作的尴尬境地。诗的第三节表达了女性对男性世界复杂矛盾的态度,无论是“看穿一切”后的女性自觉承担,还是在男性及男性话语世界面前的“惨败”,“我”作为一个女性意识的新女性,对于这个世界及两性关系的理解有了“我的方式”,从脚到顶,从灵魂到肉体都是女性独有的方式。
这首诗从身体本位出发,以“我的方式”即女性意识重新去阐释和创造这个世界,打破已成的世界秩序。
环球网文化频道:您希望通过这些女性诗歌,传达给今天的女性读者怎样的力量和启示?
孙晓娅:诗性的力量充实而有光辉,阅读优秀的女性诗歌作品是与她们跨时空相遇的精神漫游,也是寻找自我、确认自我的过程。当玫瑰之光照射我们的身心灵,灵魂芬馨而光芒万丈,当我们在生活中播撒诗性的种子,也就种下无数迷人的可能。
环球网文化频道:人们常说向往诗意的生活。如何让诗歌和诗歌创作走进更多女性的生活?
孙晓娅:诗歌创作并非一蹴而就,但在我看来,诗可以记录日常生活,捕捉情绪和经验的碎片,还可以唤醒隐匿的灵感,可以写下你对身体与生命的想象。
诗可以很小,却足以让平庸的生活发生核裂变,诗看似空,却注入喧嚣以宁静、疗愈焦虑,给予虚无以意味,让你的生命长出细密的根须或灵动的翅膀,这就是诗的魅力。
不妨以诗笔刻绘欢悦或感伤的色彩,过滤晨光抚摸身体的觉受,静静书写星空下你的呼吸和闪瞬而过的思想……诗歌可以提升审美感知力,又是隐秘灵魂的出口。
所以,我鼓励大家多读诗、多尝试写诗。
从文化层面看,作为诗歌研究学者,我更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打开诗歌传播的路径,创立和维护好诗歌交流的公众平台。同时建议诗歌或文学刊物在发表阵地中设立面向普通女性读者的相关栏目,为她们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未来也希望有更多人一起宣传和普及中国女性诗歌创作悠久而卓然的历史及贡献,讲好我们中国女性诗歌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任何国家无法复制,无从企及。

上一篇:险企模式创新织密民企风险防护网
下一篇:中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五号
评论排行
- · 海南三亚:今日21时起,中心城 (2022-09-14)
- · 从“用不上”到“有保障”—— (2019-09-16)
- · 海外华文媒体在浙江嘉兴“侨” (2024-03-24)
- ·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 (2024-03-02)
- · 第四十个教师节即将到来,致敬 (2024-09-08)
- · “挺进深层深海”过程中,中国 (2024-01-21)
- · 中国疫苗可否应对新冠变异毒株 (2021-01-27)
- · 中国的诊疗方案已分享给全球 (2020-03-27)
- · 2024年陕西省‘大思政课’教育观 (2024-03-17)
- · 新奔驰存补痕 浙江女车主诉4S店 (2019-04-29)
- · 金钱豹外逃存在瞒报 三只金钱豹 (2021-05-11)
- · 日媒文章:中国能够避开中等收 (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