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網 WWW.CHINANEWS.ORG
宁波鄞州:竹林碳汇创新模式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中华新闻网 2025-02-18 14:25
中华新闻社电(记者 洪斌)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引领下,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新路径,以竹林碳汇项目为核心,通过政企学研协同创新,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能。

近年来,鄞州区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为宁波亿衡碳科技有限公司的竹林碳汇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该项目创新性地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研支撑+农户参与”的运作模式,有效盘活了竹林资源,为区域绿色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宁波亿衡碳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专注于碳管理服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其研发团队依托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率先在国内开展碳汇计量监测技术及碳资产入表等领域的深度研究。公司利用SaaS技术和互联网传感器数据实时采集系统,成功开发出企业全天候实测级碳足迹计算模型和管理平台V1.0。该平台的数据具有透明性、可溯性和唯一性,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亿衡碳科技有限公司在碳管理服务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碳管理集成服务平台系统及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辅助报告系统在欧美市场获得了广泛关注,并已为150余家外贸企业提供服务,助力外贸企业应对绿色贸易的新挑战。

在竹林碳汇项目中,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的关键力量。项目依托周国模教授团队研发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将碳汇计量精度提升至90%以上,突破了传统林业碳汇核证技术的瓶颈,为碳信用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此外,项目还创新性地实施了“碳汇收益分成+生态补偿+产业延伸”的三重分配机制,确保生态红利能够惠及广大林农。数据显示,试点项目所在地大岙村已成功流转近2000亩竹林,预计在开发期内可实现数万吨碳汇量,创造千万元级的生态收益。同时,该项目还带动农户人均增收超万元,村集体经济碳汇增收超百万元,并创造了100余个就业岗位。
为推动竹林碳汇项目的标准化建设,鄞州区构建了“五个一”标准化体系,并已通过省级竹林碳汇先行示范基地验收。这一模式计划在宁波竹林资源丰富的四明山区域推广,预计将带动万名农户增收致富。目前,该模式已申报国家发改委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为全国竹林资源富集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化路径。
鄞州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鄞州区的竹林碳汇示范模式预计到2025年将形成规模效应,并将进一步探索全区竹林资源生态收益的乡村共富模式。这一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和有益的探索。未来,鄞州区将继续深化政企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竹林碳汇项目持续健康发展,为构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更多力量。

近年来,鄞州区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为宁波亿衡碳科技有限公司的竹林碳汇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该项目创新性地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研支撑+农户参与”的运作模式,有效盘活了竹林资源,为区域绿色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宁波亿衡碳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专注于碳管理服务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其研发团队依托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率先在国内开展碳汇计量监测技术及碳资产入表等领域的深度研究。公司利用SaaS技术和互联网传感器数据实时采集系统,成功开发出企业全天候实测级碳足迹计算模型和管理平台V1.0。该平台的数据具有透明性、可溯性和唯一性,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亿衡碳科技有限公司在碳管理服务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碳管理集成服务平台系统及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辅助报告系统在欧美市场获得了广泛关注,并已为150余家外贸企业提供服务,助力外贸企业应对绿色贸易的新挑战。

在竹林碳汇项目中,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的关键力量。项目依托周国模教授团队研发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将碳汇计量精度提升至90%以上,突破了传统林业碳汇核证技术的瓶颈,为碳信用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此外,项目还创新性地实施了“碳汇收益分成+生态补偿+产业延伸”的三重分配机制,确保生态红利能够惠及广大林农。数据显示,试点项目所在地大岙村已成功流转近2000亩竹林,预计在开发期内可实现数万吨碳汇量,创造千万元级的生态收益。同时,该项目还带动农户人均增收超万元,村集体经济碳汇增收超百万元,并创造了100余个就业岗位。
为推动竹林碳汇项目的标准化建设,鄞州区构建了“五个一”标准化体系,并已通过省级竹林碳汇先行示范基地验收。这一模式计划在宁波竹林资源丰富的四明山区域推广,预计将带动万名农户增收致富。目前,该模式已申报国家发改委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为全国竹林资源富集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化路径。
鄞州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鄞州区的竹林碳汇示范模式预计到2025年将形成规模效应,并将进一步探索全区竹林资源生态收益的乡村共富模式。这一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和有益的探索。未来,鄞州区将继续深化政企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竹林碳汇项目持续健康发展,为构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更多力量。

上一篇:共产党员金融人网开展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专题报道
下一篇: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
评论排行
- · 如何区分普通感冒与新冠肺炎? (2020-08-27)
- · 一支笔书写的“中国制造”大文 (2019-10-15)
- · 海南蹄疾步稳推进中国特色自由 (2022-09-06)
- · 白沙获颁授牌“中国早春茶之乡 (2022-10-12)
- · 贵州平塘特大桥宣布建成通车 (2019-12-31)
- · “连花清瘟”不是新冠预防药, (2022-04-10)
- · 中国央视记者孔琳琳被判普通袭 (2019-11-30)
- · 周洋父亲谈为啥死磕权健:只想 (2019-01-04)
- · 西部铁路建设进一步加快 西延高 (2022-11-30)
- · 大河之东,文化寻根——走进运 (2022-09-22)
- · 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 (2021-07-08)
- · 世界爱眼日 (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