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16岁的塔吉克斯坦女孩米娜带着好奇与憧憬,从家乡只身来到西安求学。如今米娜即将大学毕业,回首往事,她感慨地说:感谢西安!这座城市让我的青春格外精彩,也让我深深喜欢上中国文化,我衷心希望将来能够为推广中文、传播中国文化做点事情。
青春的滋味:爱上辣椒爱上这座城
近日,记者来到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采访米娜。她是来自塔吉克斯坦的一名留学生,五官精致、长发飘飘,说话时笑靥如花,一副既可爱又自信的模样。米娜多次参加跨国文化交流活动,是镜头里的主角之一。
说到自己在西安求学的经历,米娜坦言“其实来中国之前,我们家里除了外公,没人吃辣子。但是到了西安,一点辣子都不放的菜可不多。刚来的一个月,我天天去吃牛肉拉面,连店老板都记住我了,我一进店里,他就让服务员准备不放辣子的拉面。”米娜说。
店老板的善意让米娜觉得很温馨,这也增强了她与西安市民接触的信心。之后,她作为志愿者参与西外社区服务,冬季里冒着寒风,帮群众称菜算账,一干就是一天。蔬菜店老板看这位来自异国他乡的女孩如此热心,便经常请她一起在店里吃饭,米娜不仅吃得很开心,还在这里学会了炒菜。“我会做西红柿炒鸡蛋、青菜炒平菇,有时还会给大家露一手。”说到这里,她的眼睛里流露出兴奋的光彩。
随着在西安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品尝了越来越多的西安美食后,米娜发现自己的口味也越来越“西安化”了。
米娜告诉记者,她的外公曾经来过中国,喜欢吃辣椒。自己在西安上学期间,也爱上了饭菜中诱人的香辣。“这种改变意味着我和西安之间有了一种特殊的联系。”米娜幽默地说。
青春的记忆:难忘温暖与关爱
米娜告诉记者,她的父亲是一位商人,母亲在大学里工作, 再加上外公的影响,米娜很小便知道中国、知道西安,对中国充满向往。等到中学毕业,就决定到中国留学。那一年,她只有16岁。
“我妈妈当然很担心我啊!”米娜微笑着回忆起往事:“刚来西安,我妈妈每天至少打三个电话,早上干什么,中午和晚上干什么,她都会一一问清楚,如果下课晚了几分钟,她的电话都会打到我的手机上。我也能理解妈妈的做法,因为那时候毕竟我年龄小嘛。直到两年后,妈妈才改变了频繁联系我的习惯。因为她确信我在这里过得挺好,人们都很友善。”米娜经常跟妈妈分享她眼中的西安:整洁的街道、便利的交通、普及的网购等等。
对米娜来说,了解中国文化,是从春节开始的。至今,她在西安已过了5次春节,每次都会收到学校老师准备的小礼物,然后大家欢聚一堂搞茶话会或者联欢会。“我觉得春节是很能展现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强调人们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我很喜欢。”
青春的风采:担当文化交流使者
米娜来到西安后,先学了1年汉语,然后开始学习大学课程,她选择的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通过努力学习,她对中国文化有了比较专业、系统的了解,也深深喜欢上了中国文化。每次学校组织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米娜都积极参与。她学习了茶艺、剪纸、书法、太极拳、武术;参观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游览了永兴坊、大唐不夜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还参加了“我与汉字”演讲比赛、第三届“悦西安阅中国”讲中国故事演讲比赛,担任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主持人等。每当她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上台讲述西安故事,或穿上飘逸的汉服翩翩起舞时,都会赢得一片掌声,而米娜自己也保存了很多漂亮汉服照片。
让她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成为中国—中亚峰会的志愿者,为采访峰会的中亚记者担当翻译和讲解。几天的志愿服务中,活泼、热情、勤奋的米娜跟多位中方接待人员都成了朋友,大家开心交流、互相帮助,还一起合唱《西安人的歌》。
课余时间,米娜常去城墙一带看街头乐队的演出,也有自己喜欢的歌手。当那位歌手得知她来自中亚的塔吉克斯坦后,还特地为她演唱一首网络爆款歌曲——陕西版《遇见》。
“我喜欢西安,这里让我有了一段永生难忘的青春岁月。”米娜告诉记者,她的弟弟也16岁了,也想来西安求学。“未来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国成为一名汉语老师,为中国和塔吉克斯坦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做出自己的贡献。”米娜说。
文/视频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肖海波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