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和平与发展是中国—东盟的坚定共识
中华新闻网 2024-07-29 22:46
第57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于7月21日至27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为10月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做好政治和成果准备。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冲突延宕背景下,东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推进。让本地区继续成为发展的引擎、合作的高地,是地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普遍心声,这一共识在万象举行的系列会议上得到集中体现。
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是由东盟主导的机制,形式包括东盟外长会、东亚峰会外长会、“10+1”、“10+3”等,此次除了东盟10国,中国、美国、欧盟、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多国和地区组织与会,成为直接沟通双边和多边外交问题的重要平台。第57届东盟外长会以“互联互通和更富韧性”为主题,联合公报强调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缩小发展差距、促进经济一体化和人文交流等,并强调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为依据解决地区争端。这些迹象都显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东盟国家的最大共识和坚定选择。中国是东盟这一愿景的同路人。这既植根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从发展中国家的相互认同出发追求独立自主、相互尊重的历史基因,也是在回应于动荡和挑战中进一步提升关系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每逢东盟开会,一些媒体总会预测“南海将成为主要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域外大国在该地区搅浑水的行为没能如愿得到东盟的集体认可。关于南海争议的表述,东盟外长会的联合公报与中方的立场更加接近,都是主张和平解决争端,用政治解决而不是诉诸武力。王毅外长在万象分别与菲律宾外长马纳罗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双边会谈时,对方均有缓和地区局势及增进双边关系的表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还形容美中外长进行了“公开和富有成效的”讨论。
尽管面临种种干扰和挑战,万象系列会议上呈现的“合作第一、发展优先”气氛再次说明,东盟国家希望坚持自己的路线,而不是接受别人强加的议程。东盟外长会联合公报中明确重申,“坚定致力于维护地区主义和多边主义”,公报强调维护东盟主导的现有机制,以开放包容促进和平、稳定、安全、发展和增长,增强本地区“应对共同和新出现挑战的韧性”。大多数东盟国家对“选边站队”感到厌倦和抗拒,并不愿意成为大国的附属或棋子,这是东盟系列会议不会成为“美国主场”的深层次原因。
如果一定要“站队”,那么包括东盟在内的大多数东亚国家“站”的一定是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典范。中国连续15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也连续4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双方贸易额同比增长10.5%。双方直航航班数达到每周2300多班,中老铁路客货两旺,雅万高铁成为“网红”铁路,中老泰马跨境铁路班列正式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今年上半年运输量增长20.8%。东盟在与中国的合作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整个东亚地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始终名列前茅。
开放包容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基石和成功密码,相比之下,从2009年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在东盟会议上首次提出“重返亚太”开始,到今天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美国与东盟的接触带着越来越多的冷战气息,这让东盟国家备感压力。正如印尼总统佐科去年9月在东盟系列峰会上所说,东盟与美国的合作“只有在释放出维持区域和平与稳定的坚定承诺时才能实现”。和平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操纵所谓“安全议题”,或许能换来短期的投资贸易筹码,但陷入地缘政治纷争和冲突将令地区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这一点东盟国家都是非常清楚的。
中国和东盟是守望相助的友好邻邦,风雨同舟的亲密伙伴,更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挖掘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金融合作潜力、办好“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活动等,都写在双方共同的心愿单上。走过33个年头,中国东盟对话合作迈入成熟稳定期,和平与发展也成为双方更加坚定的共识。
上一篇:社评:中俄军机联合巡航,美方反应过度了
下一篇:社评:纠正对华投资限制,并不会让印度丢面子
评论排行
- · 新华国际时评:戳穿西方舆论针 (2022-05-27)
- · 美国抗疫乱象遭广泛批评 (2022-05-30)
- · 【环时深度】一层层掀开美国面 (2022-03-28)
- · 警察暴力泛滥加剧美国人权危机 (2022-08-18)
- · 外国运动员高度评价“冰立方” (2022-02-10)
- · 社评:BBC为人权高专准备了一盆 (2022-05-26)
- · 对抗新冠病毒必须超越国际利己 (2020-02-21)
- · 伊拉克局势持续动荡,政治分析 (2022-09-06)
- · 抗疫关头,中国比美国更可信赖 (2020-03-09)
- · 王毅:中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2021-12-30)
- · 评:“新冷战”的责任,拜登须 (2021-09-22)
- · 社评:“说到做到”,这是中国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