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胜利高度

中华新闻网 2024-10-31 22:17

全节点高密度地震技术,让勘探犹如有了一双慧眼;“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引领全国页岩油示范区高效建设;埕北208B-P2井日产油超过百吨,创下胜利海上稠油单井日产新纪录;压驱注水打破注水压力不能超过地层破裂压力的“金科玉律”,让地层短期快速补能,已经累计增油超过百万吨……

胜利油田坚定不移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速科技创新和迭代升级,着力打造技术先导型企业,不断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度,全面增强创新发展内生动力。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胜利油田分公司代表孙永壮表示,科技创新是胜利油田增储量、提产量、降成本的“最大增量”、关键支撑。

作为勘探开发60多年的老油田,胜利油田何以焕发新活力?唯有走科技创新之路。

科技新高地,体现在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胜利油田坚持集成化、高端化、智能化、平台化、产业化、标准化“六化”方向,推动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催生新动能新优势新产业,全面增强创新发展内生动力。

锻造老油田稳产增产“撒手锏”,建设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成国内首个油气领域“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创新“风险共担、合作共赢”一体化模式……2023年发布的十项重大标志性成果,展示出胜利油田在勘探开发、石油工程、科技攻关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加快打造技术先导型企业,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交出一份创新驱动的高分答卷。攻关形成了23类100项特色技术、53类109项“胜利天工”技术产品,其中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9项,52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完成国内首套钻井及压裂工艺工况数字孪生系统建设。

CCUS是新领域,页岩油是新方向,必须通过科技创新的探索,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页岩油是胜利油田近几年产量的重要增长点。而在地质人员眼里,胜利页岩油不算新鲜事物:“以前就知道页岩里有油,但苦于没有理论认识的突破和支撑,很难实现有效勘探开发。”

因埋藏深、成熟度低、流动性差,国际上没有成功勘探开发的先例。

胜利油田、胜利工程各单位打破专业界限,颠覆固有思维模式,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带动全产业全链条优化联动。丰页1-2-512HF井钻井周期17.71天,刷新国内陆相页岩油5500米以深水平井钻井施工最快纪录。建立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成藏理论与富集模式,有效突破大平台“多层楼”立体开发技术以及水平井组合缝网体积压裂技术等,实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中低成熟度页岩油有效开发。

页岩油日油水平从2021年100吨上升至目前1600吨,桶油成本持续降低,引领国内同类型页岩油高效勘探开发。

吃“碳”吐“油”。CCUS(碳补集、利用与封存)是一项“双赢”技术,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同时,油井产量变高了。

“双赢”的背后,是理论技术的不断迭代提升。

创建高压混相驱油与封存理论,研发国内首台套低温密闭注入装备,建成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全链条示范工程……

胜利油田在13个区块应用CCUS技术,累计注入封存二氧化碳155万吨,相当于每年植树1300万棵,累计增油12万吨。

化学驱是向油藏注入化学物质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胜利油田适合化学驱资源达到21.8亿吨。胜利油田自主研发四大类十余种驱油剂和体系,创新发展高温高盐非均相复合驱、稠油降黏化学驱、海上集约化密闭配注等关键技术,突破了更高温、更高盐、更高黏等一系列制约瓶颈。

目前,胜利油田化学驱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解放储量7.5亿吨,增油量年均提高15%,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不是靠闭门造车式的创新,开放合作才是必由之路。

胜利油田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攻关“卡脖子”技术,推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集团内部,“十四五”以来,与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等集团直属研究院联合攻关103项;胜利油田内部,开发单位提需求,研究院上门问诊,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人才优势就是竞争优势。

设置科技进步、优秀创新团队、成果转化、勘探发现、前瞻基础性研究等奖项,实施“资料只填报一次”机制,推进“五天无会日”……科研人员解放自我,弘扬科学家精神,心无旁骛搞科研。

胜利油田科技管理部副经理马波介绍,科技经费连续三年涨幅超过10%,今年预计拨付科技经费13亿元。

“十四五”以来,胜利油田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68项,申请国家专利2561件、获得授权1709件,获中国专利金银奖各1项。

眼下的胜利油田,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敞开胸怀拥抱创新,不断拓展更大发展空间,为祖国注入更多“胜利油”。(瑞夫)
 
 

上一篇:山东沂源龙子湖首届捕鱼节来啦!
下一篇:增储上产的胜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