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国的科学突破或将提升中文影响力
中华新闻网 2024-12-25 20:32
香港《南华早报》12月18日文章,原题:中国的科学突破也能带来语言方面的突破
虽然全球大多数科学交流都使用英语,但用中文发表更多论文可以促进语言创新和包容性。
今年6月,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实现了世界首次从月球背面采集样本返回,开辟了新的探月领域,并引发了科学界关于这些历史性发现应该用什么语言(英语还是中文)书写的争论。一名从事科学教育的学者建议先用英文出版,以促进全球科学合作,然后再用中文出版,以增强民族意识。但我个人认为可以改变这个顺序:为了提升中文的影响力,论文应该先用中文发表;然后为了促进全球科学合作,论文再翻译成英文。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院的主持下发表。遗憾的是,它是用英文写的,没有中文翻译版。一些学者可能感到失望,因为一些英语水平有限的中国学生无法阅读研究结果,无法了解本国的最新科学突破。在我看来,这是中文与世界接轨的一次机会。
在当今世界,使用英语无疑有利于知识的交流和传播。但是,中国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能做的不仅仅是交流和传播信息,他们还可以帮助推动中文的国际化。中文是一个奇迹,它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不过,在漫长的历史中,中文也经历了重大的变化。最大的一次变化发生在20世纪初,来自其他语言的词汇大量涌入中文。在从不同语言接收了如此多的词汇之后,中国如果能再次向其他语言提供词汇,那就太好了。类似的事情也有先例,比如“shantung”(山东绸——编者译),代表了一种工艺先进的丝绸。
随着许多尖端科学项目的开展,中国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可能发现新现象或发明新东西,并撰写顶级研究论文。这些发现将为他们创造新词,为传达他们的发现提供机会。如果这些新词首先出现在中文中,然后被翻译成英语和其他多种语言,难道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吗?
不过,这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中国科研人员必须投入更多的思考和创造力来提出新的术语。有些人可能习惯用英语写作,因为他们习惯于阅读英语学术论文。由于英语采用字母系统,因此用英语创造新词可能更容易。有人可能会说,用中文创造新词或新短语更难,因为中文有成千上万个独特的字符。然而,要想让中文保持影响力,就必须扩大其影响力,科技突破为此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的钱学森曾说:“将来当中国的科技水平大大提高,进入世界前列的时候,我们自己的论文自然就会成为世界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中国的词语也将成为这些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April Zhang,李艾译)
上一篇:控制国际学生数量,澳颁布新政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排行
- · 香港文凭试考生可申请的内地高 (2021-11-07)
- · 勿以“逆向考研”人数评价大学 (2022-10-23)
- · 防火、防盗、防诈骗 年关将至华 (2019-11-28)
- · 汉中市2024届高三政治学科第二次 (2024-04-21)
- · 留守或回国,中国留学生都有坚 (2020-03-26)
- · 海外留学生在英国艰难度日 (2021-01-21)
- · 中国教育部:全面落实免试就近 (2022-02-08)
- · 中国教育部:对乡村教师在职称 (2022-04-14)
- · 把准高考政治命题方向 探究大 (2024-10-29)
- · 驻韩国大使馆提醒赴韩滑雪中国 (2019-12-20)
- · 新质生产力引领教育发展 创新性 (2024-10-29)
- · 智能制造 畅想未来 (2021-10-21)